近年来,庆阳市按照深化医改有关精神,积极从体制机制方面大胆探索、先创先试,助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今年,将分散在人社、卫计、发改、财政、民政等部门,涉及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医保基金重点保障领域的相关管办职责进行整合,成立了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标志着庆阳市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意味着全市居民健康保障体系进入“全民参保、应保尽保”的新常态,逐步形成多元保障的新格局。
成立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是庆阳市推进医改的大胆尝试,是走庆阳特色医改之路的重要举措,做到了“四化”。
一是整合模式超前化。为建立全市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庆阳市在国家和省上要求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种制度的基础上,步伐适度超前,按照“资源共用、信息共享、结算同步、监管统一”的原则和“先市直、再县区、后垂管”的步骤,一并将参保登记、基金征缴管理、业务办理、信息服务相近度高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纳入整合范围,变“两保合一”为“三保合一”,真正实现基本医保制度全覆盖。
二是管理体制一体化。为进一步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庆阳市将人社部门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改革、基金管理职责,财政部门的医保基金支出管理职责,发改(物价)部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管职责,卫计部门的新农合管理、药品采购配送等职责全部予以整合,统一交由新成立的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承担,变多个部门“分头管理”为一个机构“一体管理”, 统一医保管理职能,明确职责关系,明晰责任主体,形成了城乡居民健康保障“一体化”管理体系。
三是业务经办一站化。将之前分散在人社、卫计等部门办理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生育保险、药品采购配送等业务和业务经办机构合部撤并整合到新组建的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实行所有涉及城乡居民健康保障业务由一个机构办理,整合经办资源,创新经办模式,构建了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工作“一站式”服务体系。
四是全民医保便民化。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对新成立的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梳理,优化流程、简化程序、减少环节、精简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群众看病报销更加快捷、方便。
目前,庆阳市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正式运行并进驻市政务大厅,开设服务窗口6个,窗口主要经办4项业务,即市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大病、生育保险参保登记和保险费核定;市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大病、生育及特殊人群等医疗费用、特殊疾病门诊费用结算;异地就医备案、直接结算;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划转及医疗费用支付查询服务等。自7月3日运行以来,窗口累计办件量达到3000多件(次)。
(编辑:刘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