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最新图文

  • 省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

  • 省委编办召开挂职干部交流座谈会

  • 省委编办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

  • 袁占亭赴临洮县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

福建省实现依标足额核定公办中小学教师编制

来源:福建机构编制网     发布时间:2022-11-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省委编办着力聚焦民生工程,下决心补齐义务教育编制短板,截至今年4月底共统筹调剂4万余名编制用于保障公办中小学,提前实现了中央编办、教育部提出的以县级为单位、省市县公办中小学编制全部依标足额核定的目标任务。 

  一、做好“算”的文章,摸清缺编底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人民群众高度关切的民生问题。我省作为人口流入省份,近年来义务教育发展迅速。据统计,从2015年至2021学年,我省公办中小学在校生数共增长24%,约103万人。同时,我省事业编制“总盘子”较小,2013年中央对事业编制进行总量控制后,虽然通过挖潜创新等手段着力加强公办中小学的用编保障,但离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解决中小学缺编问题,摸清底数是前提。省委编办将精准把握“缺口在哪里、缺了多少”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积极协调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公办中小学在校生数,将9000多所公办中小学按照小学、初中、高中等三个不同的编制核定标准,逐一测算省市县三级各类学校应核的教职工编制,并与已核定的编制数进行比对,精算出全省中小学教师编制缺口。经测算,当时全省中小学结构性编制缺口近4万名。 

  二、树立“活”的思路,找到编制来源 

  摸清底数后,关键是激活“一池春水”,着力解决编制从哪里来。省委编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主动靠前、攻坚克难,多次赴各设区市调研、座谈,实地走访学校,一方面,认真听取教育部门、学校、一线教师的诉求和意见;另一方面,广泛深入宣传机构编制有关政策,逐步打破“编制分配之后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固有认知,取得较好成效。通过调研,逐步形成了“省级统筹、市域调剂、动态调整、自求平衡”的破解之路。一是进一步提升编制使用效益。运用大数据思维,准确盘点事业编制资源,统筹“周转空编”使用权,专项供中小学教职工周转使用。二是探索相关领域人员控制数管理。指导相关部门及市县充分用足用好中央编办赋予的政策,先后在学前教育、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等领域探索“人员控制数、备案员额制”,腾出部分编制用于公办中小学。加大向改革要编制力度。通过事业单位改革、整合“小散弱”事业单位等方式,进一步收回编制资源,优先用于补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急需。 

  三、提升“配”的水平,做到精准调配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必须按照“急需急用、应保尽保、配优配强”原则,精准调配到缺编的中小学教育一线。一是推进“县管校聘”改革。以县为单位,打破学校壁垒,配合教育部门推进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转变。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学生数量核定县域内基础教育学校编制总量,再由教育部门分配到各学校,较好地解决一直困扰的县域内结构性缺编问题(即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县域内总体教师编制满足需要,具体到不同学校,有的学校超编,有的学校却缺编)。二是强化市域调剂力度。明确设区市一级必须发挥主体作用,在确保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及重点任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加大编制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调剂力度。如漳州市创新管理办法,将市、县(区)两级所有空编收回,对事业单位实行“零余编”管理,将腾出的编制调剂到少数未达标的地区。泉州市做为人口集中流入地,是我省缺口最大的地区,市里一方面要求各县积极进行县域统筹,一方面从市级调剂出1500名编制分配到无法自行调剂解决的县域。再如三明市从明溪、清流等县调剂部分编制补足无法自行调剂解决的沙县区。三是建立省级统筹机制。创新思路,突破“事业编制分级管理难以统筹使用”的束缚,改变编制“层级难流动”的固有观点,加大事业编制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调剂力度,全省共调剂14000多名事业编制(其中省级编制11000多名)下达给生源流入多、编制缺口大、自身无法调剂解决的福州、厦门、泉州三市。 

    四、扎牢“严”的篱笆,确保管住用好 

  统筹盘活的每一个编制资源都非常珍贵,必须扎紧用编安全的“栅栏篱笆”,强化用编责任,实行全程监管,狠抓跟踪评估,务求管住用好见实效。一是专项制订管理办法。经省委编委会议研究,印发《福建省公办中小学“周转空编”管理办法》,明确“周转空编”的概念、使用范围、测算办法、申请程序、日常管理等,更好保障公办中小学用编需求,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常态化机制,明确机构编制部门原则上每两年或三年重新为公办中小学核定一次编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持续巩固调整成果。三是强化长效监督制度。对公办中小学教师编制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坚决杜绝教育管理部门及其它非教育单位“挤占”、挪用教师编制,长期借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帮助工作等情况,严厉查处挤占、挪用、截留教师编制,长期空编、有编不补、“吃空饷”等行为。 

分享到:

Copyright (C) 2014-2020 www.gsjgbz.gov.cn www.gsbb.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共甘肃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11000734号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南昌路1648号 邮编:730030